当前位置:文旅 > 文旅视角 > 详情

六线战略 “交通+文旅”发展模式 全力推进兰州文旅实现新跨越发展

2022-01-08 21:35:00   来源:文旅频道   评论

文旅频道(小)修改.jpg



文/何威

丰富的文旅资源

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兰州冬无严寒、夏无酷暑,加之穿城而过的奔流黄河,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。中山铁桥见证金城百年沧桑,被称为“黄河第一桥”;水墨丹霞光影涌动,犹如一幅生动的泼墨山水;八路军兰州办事处、兰州战役纪念馆历久弥新,彰显新时代兰州红色旅游资源活力;兰州野生动物园游人如织,猎奇亲子两相应。《读者》杂志被誉为“中国人的心灵读本”,兰州牛肉面享誉“中华第一面”,《大梦敦煌》演艺千年西域风韵,文溯阁《四库全书》、宋本《淳化阁帖》等历代文学珍本流芳千古,连城、青城、金崖等国家历史文化名镇钟灵毓秀,黄河水车、太平鼓、高高跷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,众多优秀的文旅资源孕育而成了兰州独特的黄河文化、水车文化、民谣文化和桥梁文化。

16e287d4a9074c4a9d77afdc87d0b2c7_副本.jpg

 “交通+文旅”发展模式总体思路

兰州在拥有众多珍贵文旅资源的同时,地缘优势同样得天独厚。兰州地处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,在大西北处于“座中六联”的独特位置。近年来,依托地缘优势,兰州交通建设在“一带一路”、兰西城市群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加持下高歌猛进,已成为西北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。兰州文化旅游业依托兰州交通取得的成就和摘下的“硕果”,紧紧围绕兰州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下日新月异的交通优势,在“交通+文旅”上下功夫,全面推进兰州文旅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
25e68b53d04e4277b8fe6e7fc079be25_副本.jpg

2022年,兰州文旅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兰州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,着力落实会议提出的“持续建设生态旅游‘黄河福道’”顶层设计,聚焦“黄河之滨也很美”城市品牌,不断增强文旅产业实力,提高文旅综合贡献,努力提升文旅品牌形象,改善文旅发展环境,科学谋划“十四五”期间兰州文旅发展规划。坚持一个目标: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黄河文化旅游中心示范城市。创建三个品牌:创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,国家文旅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和“一带一路”国际旅游名城。构建“一廊一轴一核五组团”文旅发展布局:以兰州做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地理资源优势为依托,全面梳理城市黄河文化资源,形成以城市沿黄文化旅游廊道为主,与“黄河母亲”中华文化枢轴共同搭建起兰州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支撑。在此基础上,着力打造黄河文化地标核心区以及黄河传奇古镇、绿地生态风情、黄河农耕田园、大河夜秀体验,金城美食康养。开展“六线”旅游营销工程:顺势而为促进高铁线路客源市场不断开发,接天连地拓展航空线路城市客源高端引流,区域合作搭建沿黄城市文旅资源共享,品读兰州建设西北大环线非遗文化中心,大河故事唱响兰州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线路,红色兰州打造兰州红色文化线路和文艺精品创作。

76c2490cf4fa48179b77f141d1608a30_副本.jpg

六线战略促推文旅市场发展

在兰州文旅实现高质量发展的“13156”谋划中,“六线”作为重要组成部分,起到了基石和支撑的关键作用,是诚邀各地游客品读都市文化、黄河文化、非遗文化、乡村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重要承载,是常态化疫情时代兰州文旅实现高转速起步、高速度发展的引擎动力。

一是顺势而为促进高铁线路客源市场不断开发。宝兰客专的全线贯通,填补了中国高铁线的最后一公里,拉通了中国东西南北的高铁框架,使兰州正式加入“四纵四横”中国高速铁路网,为兰州文化旅游市场经济注入了高铁活力。高铁经济对兰州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,近几年来热度非常高的西北大环线,主要原因是高铁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方式,促进了西北大环线的形成。要充分发挥兰州作为兰新线、宝兰客专等高铁线路核心节点城市的区位优势,在高铁沿线城市广泛开展兰州文旅营销活动,将沿线客源吸引到兰州;借助高铁这一工具,在高铁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旅营销,通过高铁游览兰州,在高铁上领略兰州,把兰州打造成为西北大环线的重要客源承载地、聚集地、目的地,实现真正的“三地合一”。

c7b9e233955b473e9ed959950bbea2c1_副本.jpg

二是接天连地拓展航空线路城市客源高端引流。截止2020年底,中川机场共开通航空线路212条,货运航线10条,可通达欧洲、西亚、东南亚及日韩等国内外119座通航点的大型现代化国际机场,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。民航作为文化旅游的天然战略伙伴,要进一步整合兰州“航空+旅游”出行产业链资源,推动文化、旅游从空中到地面的一体化协同发展,构建以旅客需求为驱动、以“航空+旅游”产业为核心、以航旅上下游产业为支撑、以航旅新兴产业为衍生的发展平台。针对国内发达城市和国际客源地进行精准开发,在航空始发地开展旅游目的地宣传,积极联系动员全球旅游热地,开通巴西等新兴旅游航线,打造机票加酒店加演艺加景区等“机+N”旅游套票模式,为中国乃至世界远端游客提供科学、成体系的旅游选择。

0580d96d26bc4846850072f768386b5b_副本.jpg

三是区域合作搭建沿黄城市文旅资源共享。围绕国家黄河战略,抢占国家战略先机,联合沿黄城市成立全国黄河文化旅游联盟,深度挖掘黄河兰州段景观文旅内涵,从建设框架向丰富内涵过渡,从游山赏景向文化体验、品味城市过渡,将沿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梳理、搭建、布局,以百里黄河风情线为依托,强化区域合作,与沿黄城市进行线路并联,共享黄河文旅资源,把黄河文化作为旅游线路推出来,构建围绕国家黄河战略、以兰州为中心、在黄河上游出发的旅游线路,吸引游客把兰州作为品读黄河文化的旅游目的地,与沿黄城市一道,共同搭建起在黄河文化战略旗帜下的文化旅游支撑点。

962c9eda86aa468fa99120f3fea6cda4_副本.jpg

四是品读兰州建设西北大环线非遗文化中心。举办非遗文化博览会,让西北大环线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兰州集聚,通过非遗的宣传营销和推介推广,形成西北大环线兰州非遗中心。在兰州建设全国非遗文化产业园,以兰州丰富的非遗文化遗产为承载,吸引全国优秀的非遗传承人共聚兰州,让全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金城,积极开展生产、加工、展销等活动。把全国非遗文化产业园的影响做大做强,做到立足兰州、辐射西北、吸引全国,在产业园里领略兰州非遗文化遗产、西北非遗文化遗产乃至全国非遗文化遗产,更加深入地品读兰州、玩味西北、懂得中国。同时积极推进兰州文化艺术中心、金城关旅游区和读者精品印象街区建设,打造集文创博览、休闲商业、光影夜游等多元业态的“非遗文化生态精品区”,将非遗文化与现代商业有机嫁接,相符共成,形成在产品中游览、在游览中认同的旅游新机制。

71401800e1f249ac9840a3bfd4b2b438_副本.jpg

五是大河故事唱响兰州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线路。2020年9月,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现场会在兰州市榆中县召开,国家文旅部胡和平部长履新调研首站到兰,对全市文旅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给予充分肯定和殷切希望。兰州作为因河而生、因河而兴的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,黄河两岸诞生了青城、河口、什川等诸多沿河古镇,诞生了美轮美奂的水墨丹霞。要串联起兰州诸多传奇古镇,在古镇开展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挖掘,修复古民居,保护古文物,凝练非遗故事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,开发什川梨园、苦水玫瑰、丹霞杏花村等特色乡村生态资源,充分利用轮渡夜游黄河,将古码头与现代游览有机结合,并联黄河沿岸黄河楼、中山桥、华夏人文始祖园等网红景点,唱全、唱响、唱美大河故事,努力让其成为承载乡愁记忆、传承生态文化、领略农耕文明、找寻心灵慰藉的精神家园。

c568014547f64660b39c94979b995e8e_副本.jpg

六是红色兰州打造兰州红色文化线路和文艺精品创作。形成以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纪念馆为中心,兰州市烈士陵园、兰州战役纪念馆等红色场馆为依托,与红色革命故事串联起来的旅游线路,将红色研学游打造成为旅游热门,掀起赴兰州开展红色研学游的旅游热潮。积极围绕“重振兰州辉煌”创作兰州改革发展的精品力作和感人作品,凝聚全市精神动力;积极探索文旅结合市场化演艺,围绕水墨丹霞,黄河楼,九州台等网红打卡景区,创拍打造旅游演出市场;积极培育打造文化演艺精品,利用全市文化发展良好的国内国际顶端艺术合作平台,创作演艺精品,展示兰州文艺力量。举行“奋进吧 黄河儿女”大型歌舞剧,精心挖掘和进一步打磨排练大型交响合唱组曲《南梁颂》,将以上两个作品作为继《大梦敦煌》后兰州推出的精品文艺作品,积极申报中宣部的“五个一”工程。

(作者何威,兰州市文旅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)


融媒体中心4.jpg

纪录网 纪录世界 纪录你我.jpg

绘画

【陇上绘画书法名人名家】麻弘

【陇上绘画书法名人名家】麻弘

麻弘,男,职业书画工作者,自幼学习书画,师从马西园、范有信..[详细]

书法

【陇上书法名人名家】王淑华

【陇上书法名人名家】王淑华

王淑华,笔名逸境。现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;甘肃省妇女书法家..[详细]